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
B.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
C.都能与氧气反应 |
D.人类利用三种金属的年代先后顺序是铁、铜、铝 |
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 “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1 | B.2 | C.3 | D.4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2或含有H2 |
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 |
C.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
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气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的质量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 |
25g |
8 g |
X |
5g |
反应后 |
8g |
8g |
20g |
9g |
A.x=6g
B.甲的化学计量数等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C.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B的最大
B.欲使t2时分置于两个容器中的A、B的饱和溶液在升温至t3时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溶质的质量A大于B
C.将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欲使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采取加A的方法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会放出热量 |
B.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主要是SO2 |
C.Fe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耐腐蚀 |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