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制取装置是将         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是将           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以MnO 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 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 2+SO 2═MnSO 4

②MnCO 3、Mn(OH) 2均难溶于水,MnCO 3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 3粗产品中将混有   (填化学式)。

(4)验证MnCO 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Na 2SO 4杂质: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5)为获得高纯MnCO 3,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1)已知: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X Y Z W
对应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8 12

13

17
电子层 第一层 2 2 2 2
第二层 a 8 8 8
第三层

3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X表示原子,a=   .单质X 2与单质Z的反应中,X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Y、W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将稀硫酸与烧杯中Fe、Cu两种金属相混合,微观变化情况如下图:

未参加反应的金属: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生石灰 ②盐酸 ③石墨 ④碘酒

(1)可用于伤口消毒的是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如图1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S)=  ;⑤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  (填“>”“=”或“<”)w2

(3)小明发现:升温至5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KNO3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

(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    (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同实验.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