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兼具诗歌散文之长,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课文所学内容,完成下面两幅对联的上联或下联。
(1)上联:忠信报楚国正道直行志士路
下联: (《离骚》)
(2)上联:
下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兰亭集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都门秋思(其二)黄景仁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
[注)①延郭隗:指战国燕昭王礼聘贤才郭隗.②驺卒:泛指一般仆役.简要概括诗中“百感”的具体内容。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宋代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tuò,竹笋的壳皮。请从词中找出四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
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下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 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
。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答:
。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村 饮
黎简①
村饮家家醵②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ù):凑钱喝酒。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