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
B.镁条在耐高温的密封(内含空气)容器中加热 |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锌粒 |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铁和铝 |
(届河北省初中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 |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30 |
55 |
20 |
7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100 |
X |
5 |
A.50 B.70 C.40 D.15
(届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某混合气由CO和CH4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其中CO的质量分数是
A.20% | B.30% | C.48% | D.52% |
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为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 |
(届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12月月考试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B.易潮解(吸水)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 |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