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再滴加稀盐酸,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 ,其反应实质是 。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二氧化氯( )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 、 )为原料,制取 的工艺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 杂质。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溶液和 。
基本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
A. |
酒精灯 |
B. |
量筒 |
C. |
铁架台 |
D. |
集气瓶 |
(2)如图,向两个充满 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立即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的是 瓶(填“A”或“B”)。
(3)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 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3)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B. |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很容易生锈。防止铁制篮球架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任写一条)。
(2)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3)火星车、空间站、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在航天、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工业上,通常在一定条件下,用四氯化钛( )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北斗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1)如图1是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硅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图2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物质丁的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