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I- Cl- Al3+ S2- | B.Na+ K+ NH4+ Ba2+ |
C.Br- Cl- S2- CO32- | D.SO32- NO3- SO42- HC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
C.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贝诺酯![]() |
D.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 |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A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短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与E质子数之比为1︰2,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大气中排放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C的强
B.C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能产生C2单质
C.均由A、C、D、E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盐不能相互反应
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能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 |
B.钯电极B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
C.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
D.当有0.3mol电子转移时,有2.688L NH3生成 |
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能从中萃取出碘 |
B.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要将溶液蒸干即可 |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稍倾斜放入垂直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
D.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蚕丝、过氧化氢酶、核酸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α-氨基酸 |
B.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
C.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 |
D.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