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是因为生成的单质碘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SO42- |
D.实验室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
B.苯的结构简式:C6H6 |
C.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D.Na2S的电子式:![]() |
科学家观测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配对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
B.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
C.CO2是弱电解质 |
D.大量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 c(CN—) |
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 >c(CH3COO—) >c(H+) |
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 c(HCN)-" c(CH3COOH) |
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 c(CH3COOH) +c(H+) |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在T温度下,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O2和1.0 mol O3,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3 |
6 |
12 |
24 |
n(O2)/mol |
0 |
0.36 |
0.60 |
0.80 |
0.80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0~3 s内的平均速率v(NO2)=0.24 mol·L-1·s-1
B.24 s后,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时测得c(O2)=0.44 mol·L-1,则反应的ΔH<0
C.在T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NO2、0.5 mol O3和0.50 mol N2O5、0.50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为起始时的0.88倍
D.在T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N2O5和2.0 mol O2,达到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大于20%
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O42— |
C.将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
D.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