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
制溴苯 |
B |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 |
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 2,加热 |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D |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 |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化学小组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镁铝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选用NaOH溶液 |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偏小 |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
B.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强 |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
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
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
C.装置丙: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
D.装置丁:说明反应2NO2(g) ⇋ N2O4(g)是放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