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沸点:乙二醇>丙三醇 |
B.与钠反应的快慢:CH3CH2COOH>苯酚>水>乙醇 |
C.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的耗氧量:甲烷>乙烯>乙炔>苯 |
D.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己烷>环己烷>苯>苯甲酸 |
欲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溶解后过滤 |
B.配成溶液后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
C.将固体加热 |
D.先加足量盐酸后过滤 |
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某产物跟过量的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提示:C6H12O6、C2H6O完全燃烧产物都为CO2、H2O) ( )
A.H2 | B.CO | C.C6H12O6 | D.C2H6O |
有15 g Na2O2、Na2O、NaOH的混合物与4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
A.23.4 g | B.25.5 g | C.31 g | D.无法计算 |
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的方法有许多,下列方法最好且解释合理的是 ( )
A.4Na+O2(纯)![]() |
B.4Na+CO2![]() |
C.2NaNO2+6Na![]() |
D.4Na+O2(空气)![]()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