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FeO(s)+CO(g)===CO2(g)+Fe(s)的ΔH>0,ΔS>0(假定它们都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
B.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高温下为自发过程 |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
A.合金 | B.半导体 | C.催化剂 | D.农药 |
在研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时,将2.3 g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 )
A.只有Na2O2 | B.只有Na2O |
C.Na2O和Na2O2 | D.无法确定 |
有X、Y、Z三种溶液,在Na2CO3溶液中加入X,生成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Y,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再加入Z,又出现白色沉淀。X、Y、Z分别是( )
X Y Z
A.CaCl2 HNO3 KCl |
B.BaCl2 HNO3 Na2SO4 |
C.KCl H2SO4 CaSO4 |
D.BaCl2 H2SO4 CaCl2 |
超氧化钾(KO2)常用于急救器中,它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若用一定量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与O2充分反应生成KO2,再用此吸收CO2,则生成KO2消耗的O2与
KO2与CO2完全反应放出O2的质量之比为( )
A.1∶1 | B.2∶3 |
C.4∶3 | D.3∶2 |
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为四等份,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四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而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所加物质中质量最大的是( )
A.NaOH | B.Na2O2 |
C.Na2O | 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