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刘全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你看,黄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诚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刘全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你能告诉他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吗?
(2)假如你是刘全的好朋友,请你为他送上一句忠诚的祝福语。
材料一:交通规则就在我们身边,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以为然。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人只不过淡淡一笑,说:“违反了,最多罚点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职责。无视交通规则,在马路上抢道、打打闹闹、闯红灯、骑车带人等,都可能造成大大小小的灾祸。
材料二: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调查小组,在七年级同学中开展了调查活动。下表是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百分比类别 |
有 |
否 |
近一年,过马路时是否闯过红灯 |
80% |
20% |
闯红灯是否有生命危险 |
68% |
32% |
闯红灯是否有过身体伤害或有过惊险 |
26% |
74%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的调查结果给我们什么警示?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的严查严处有何积极意义?
(3)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材料一:我们在社会和群体中生活,都有对生活的强烈渴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同时,也希望将自己的友谊献给他人。朋友处在困境时,你尽力支援一下;朋友心灰意冷时,你送他一句暖心话;朋友在堕落的边缘时,你拉他一把----这些会使朋友终身难忘。
材料二:小强是一名中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别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但他却害怕因此而耽误自己的学习,总是说:“你自己想去!”有时他还欺骗同学说:“我也不会。”他平时经常给同学起外号,当其他同学给他诚恳地指出缺点时,他认为别人是在有意为难他。为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原有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强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孤单,可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小强不能获得友谊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3个方面。
(3)小强没有交到朋友,感觉越来越孤单,他很烦恼。请你告诉小强如何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
2015年4月,连州市第二中学与主办方举办了一场“爱与和谐心连心”的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教练的带领下体验了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沟通、责任”。活动后,中学生小芳给主办方写信,诉说了她的烦恼:她学习努力,但成绩却不断下滑。父母误以为她早恋,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提出了一些她感到苛刻的要求。她对父母的严厉批评无法理解,因此对父母不理不睬。
(1)你认为小芳对待父母的态度是否合适?为什么?
(2)请你帮助小芳,为她能早日消除与父母的隔阂写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办法。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谈谈你今后在孝敬父母方面的打算。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3年1月22日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和作用?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坚强?
(2)我们中学生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请举一个例子?
(3)联系你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来应对挫折?
(4)有人说“凡是身遇挫折、身处逆境的人都会成才。”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