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下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一: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规则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的行为,有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1)上诉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在三类规则中,哪一类最具有权威性?与其他两类规则相比有什么特点?
(3)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规则将会出现哪些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世博会是人类先进科技、文化、理念的交流平台。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义乌企业来说是提升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新光集团"作为义乌民营企业的代表入驻上海"世博民营馆",向世界展示义乌民营企业的力量和形象,无疑是对义乌民营企业和义乌人民的一个极大鼓舞。
【材料二】
义乌市2009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来源:义乌市统计局)
项目 企业 |
企业数(个) |
生产总值(亿元) |
就业人数(万人) |
全市企业 |
1185 |
485.80 |
14.81 |
民营企业 |
1158 |
446.45 |
14.47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举办上海世博会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哪一方面建设?这一建设对促进义乌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
(2)分析图表数据,说说你对义乌民营企业的认识。
(3)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谈怎样让义乌更美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按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1)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是依据什么制定的?
(2)全国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怎样的性质和职权?
(3)凝聚半个多世纪心血的"同票同权"的历程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了严重侵犯幼儿园师生生命安全的案件,社会影响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15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犯罪分子徐玉元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材料二】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公安部及学校紧急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创造平安的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运用材料一具体分析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保护?
(3)除了"外界"保护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保护?
[家乡风采]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成长起一批知名企业。他们为企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也为家乡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企业A在成立之初,是一家依赖于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中外合资企业。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广纳贤才,大力培育和奖励人才,加大 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现在企业已发展成拥有多项自主专利技术,生产完全自主化的国际知名企业。
企业B是一家民营企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在做强做大的同时,积极向慈善事业捐赠物资,设立奖学金和助学基金等,树立了良好 的社会形象。
企业C是在村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7亿多。在发展中,企业为村里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为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几千万的资金,带动了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在该村已成为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
(1)三家企业的性质,折射出我国建立了什么基本经济制度?
(2)根据A、B两企业的做法,请分别概括它们的成功经验。
(3)C企业和所在村的发展对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有哪些启示?
[绿色创富]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
1229 |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
15117 |
煤碳 |
62.0% |
石油 |
21.6% |
天然气 |
1.4% |
水电、风电、核电 |
8.1% |
其它 |
6.9% |
材料二:
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全线投产。
2010年,来自新疆的天然气将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浙西、浙中、浙南等地的居民家中和厂矿企业里面。
材料三:
我们是造纸公司,在企业发展中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治污和脱硫。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产生的污泥和硫化氢,用于生产纱管纸和提取单质硫。
我是水稻种植户,在生产中只使用了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稻草和秸杆也都烧在田里了,减排与我们农业无关。
(1)材料一显示,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什么问题?
(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3)对材料三中企业家的做法或农民的想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