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河南,黄河之南,天下之中。这是一片广袤的中原大地,这是一片厚重的文化沃土。河南见证了华夏5000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新中国民族文化的强势觉醒。“心灵故乡老家河南”集中洽释了河南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全国第一家以山体为实景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嵩山为背景,近600人的禅武演泽,巨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为中外旅游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及大型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再现了宋人、宋景、宋时的场景,制造出梦幻般的效果,把人们的记忆拉向一千年前的那个辉煌的朝代。三大演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创意十足、美奐绝伦,其品牌价值已深入人心,成为我省旅游、文化产业的新旗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料三:“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郑州市自2000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市民锁定目标,真抓实干,15年如一日,铸就了一条文明城市建设的康庄大道,使郑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郑州都市区展现在人们眼前。继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后,2015年2月郑州市再次蝉联这一荣誉称号。
据悉,你校正开展“感悟厚重河南”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心灵故乡,老家河南”提供佐证。(两个方面即可)
(2)三大演出的成功对我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有何启示?(两个方面即可)
(3)请你列出两位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4)点赞郑州:写出郑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温馨提示:成果可以是某种现象,也可以是典型的人或事。两方面即可)
(5)增辉郑州:谈谈你准备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文明郑州贡献力量。(两方面即可)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仅认识单个的自己是这样,认识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法制等某一方面,也是如此。
材料一: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这些年来,让世界瞩目、国人骄傲的科技成果还有很多: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
材料二: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世界上创新型国家
70%以上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为5%以下
中国
39%左右
50%以上

材料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请结合材料,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谈谈你对我国科技水平的认识。

某校徐老师在学校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活动中,被同学们推荐为身边好人。推荐理由如下:
对学习困难的同学,他从不歧视,理解帮助他们,并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对无意伤害自己的同学,他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对本班几位回族同学的生活,他很关心,经常给他们带来可口的民族饮食;对工作,他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精益求精……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好人徐老师进行评议。

学习思想品德课要求我们学会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等层面去看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能正确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学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①小英对老师慌称同学生病请假,实际上同学上网吧打游戏。
②小刚在某食品店购买了变质食品后,到工商部门投诉,要求赔偿。
③小红听到同学说自己个子矮,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④小林说:当别人为悲伤而哭泣时,我会收起我的笑脸。
⑤小民面对同学的无端发火,不和同学计较,觉得同学一定有什么不愉快的事。
(1)做一个合格公民,要求我们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此,我的选项是,对这些现象我的分析是:
(2)做一个合格公民,要求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对此,我的选项是,对这些现象我的分析是:
(3)做一个合格公民,要求我们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对此,我的选项是,对这些现象我的分析是:

“幸福”是一个很温暖的词汇,某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感受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注解:
义务植树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杨善洲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而不要任何回报。
8岁开始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虽然艰辛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孟佩杰,告诉我们幸福就是养母有了她的存在而有了生存的勇气。
把无疆大爱倾情播洒在雪域高原的江苏援藏干部周广智,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不辜负藏族同胞的期待”带领曲水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1)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捍卫幸福】“瘦肉精”、“地沟油”、“问题蜜饯”、“毒胶囊”……这些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存在都大大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人们不禁发出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就如何维护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同学们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某种意义上,能不能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是对执政者执政能力的考验。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并实施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似乎并未好转。事实证明,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仅需要严密的法律体系,更要使法律与监管落于实处。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某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道德缺失和恶性竞争是导致食品、药品问题的根源。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能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一味地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也不能做“温水里的青蛙”,面对频频曝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你,包括我们中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个体也应当充分地发挥作用。
(2)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怎样才能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3)面对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充分地发挥作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至少两个角度。)

材料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4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1)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王万青同志拥有的优秀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