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此,李克强总理用“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进行了生动的解释。“权力清单”是指政府应该干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负面清单”是指企业不能干什么,告诉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责任清单”是指政府该怎么管市场,坚持“法定责任必须为”。
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设定“三张清单”的意义。
材料: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17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扶贫日”。1978-2010年,按照中国扶贫标准,我国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扶贫标准,累计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2011阜至2013年年底,中目在2300元新扶贫标准下又减少了近4000万贫困人口,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与国外民间的、小规模的生活救济不同,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全国之力,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扶贫。
在长期的实践中,成功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
当前,我国政府组织的扶贫开发事业步入了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方式从“输血式”生活救济转变为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扶贫、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转变为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转到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进入最后的冲刺。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中的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扶贫开发事业的依据,并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引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该市政府做好这些工作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已成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信息服务竞争日益激烈,违法事件逐渐增多,不规范经营、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从“艳照门”事件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低俗和暴力倾向已经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先后曝光了十批低俗网站,关闭了5000多家非法网站。2013年9月9日,全国两高司法解释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入罪标准、公诉条件等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信息传播加速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