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财政和税务部总局大幅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高油耗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同时降低1.0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围绕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这一话题,同学们开展综合探究学习。
(1)政府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传递了哪些经济信息?
(2)同学们了解到,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能源形势日趋紧张,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后,大排量乘用车的车价将大幅提高,这会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费意愿。
请你分析上述专家观点的经济学依据。
2011年4月8日美国临时预算即将到期之前,代表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与控制众议院的共和党的预算削减幅度方面一直存在分歧;民主党要求减少330亿,共和党主张至少减少400亿。两党为了70亿,宁可冒着让政府关门的风险也不愿让步。在距离临时预算到期仅一小时的最后时刻两党达成一致。
有人认为:“这次联邦政府关门幸免到难,是两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暂时妥协。”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有人认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中学生与人大代表选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现状
深圳高二男生刘若曦通过微博发布参选福田区人大代表的宣言:“还有十天,我便成为一名成年的中国公民。经与父母商讨,我已决定参选今年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参选理由:依法参选人大,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理念:人民代表为人民。为民众表达诉求、争取利益。口号:民主政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请投下你神圣的一票。”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积极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意义。
材料二:议论纷纷
一名中学生要参选人大代表,这是作秀还是什么?作秀说在质疑声中占了上风。受传统的中庸观念和明哲保身意识影响,网友很难相信刘若曦真会参选。且在现实语境中,普通公民想顺利成为人大代表的难度不小,连候选人资格的争取也并非易事。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刘同学的行为会引发质疑给你的启示。
材料三:做好准备
在中国,我们恐怕暂时还没有做好迎接第一位学生代表的充分准备,所以刘若曦的参选不太可能有结果。但民主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虽然我们暂时可能不能接受刘若曦这样的独立候选人,但随着以刘若曦为代表的新一代公民的茁壮成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候选人出现,也必定会有更多的独立候选人当选为人大代表,从而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3)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深圳某校高三(5)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张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
记录一: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1)。
记录二:在某公园里,有几位老人在谈论物价问题。其中一位老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不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
(2)。
记录三:我看到银行工作人员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应该是:
(3)。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小张同学补全省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