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
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
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
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倡导低碳,从日常生活做起。下表启示我们
①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要注重量的积累
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要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
④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节能减排的成效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只虫卵逐渐长成一只笨拙的毛毛虫;毛毛虫慢慢变硬,成为不会动的蛹;成虫成熟后,从蛹中破壳而出,当展开翅膀时,它终于可以自由地飞了。从蝴蝶成长所要经历的卵、幼虫、 蛹、成虫这一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①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③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通过自我否定彻底脱离原有的自我
④辩证的否定既是亊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既可以看到“鹏程万里”,又可以看到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艺
术家完美实现了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这一创作说明
A.人类意识对文字和雄鹰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
B.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实现了各自价值的增值和转变 |
C.艺术家的天赋是实现文字和雄鹰图像艺术结合的源泉 |
D.人类的想象和构思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 |
.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B.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问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