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日报》从2015年03月02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专栏,讲述中国品牌背后的中国故事,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识,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性、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正领导着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民主是保障。有观点指出,在“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也要把“把权利放出笼子”。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请你评析“‘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也要把‘把权利放出笼子’”这个观点。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举办,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新成果。让我们走进“十艺节”,领略文化的魅力。
材料一:“十艺节”期间,各类艺术精品异彩纷呈,广大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自身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山东省旅游局开展“看精彩十艺,游好客山东”活动,以“喜迎十艺节”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让山东人更有底气和责任寻求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裂变,凝聚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力量。
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祥和)(下图),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如意为载体,既融合了山东古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又凸显了和谐祥瑞的时代风尚。CHINA首字母“C”字形状,寓意中国艺术节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材料三:“十艺节”中,吕剧《一个钱包》感人肺腑,好评如潮。该剧根据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爱心助学的事迹改编而成。十几年来,李玉坤几乎将自己微薄收入连同捡破烂的所得全部捐助贫困学生,默默奉献。她用朴实的行动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诉说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她的爱心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十艺节”标志的创作思路说明如何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
(3)运用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李玉坤的感人事迹对青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消费状况变化一览表:

注: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实际增长9.3%。2013年“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9.9%,农村为39.3%,首次降至30%、40%以下。
(1)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材料所反映的消费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中“高端白酒放下‘身段’降价‘亲民’”、“高档汽车大幅降价促销”等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面对迅速发展的消费市场,我们应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指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财政收入/万亿
8.31
10.37
11.72
12.9
14.0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109
21810
24565
26955
288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919
6977
7917
8896
9892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