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四川省古蔺县举行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胜利8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以追忆四渡赤水,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精神支柱。
(1)“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图一数据,推测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上述变化对扩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14年5月6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达25%,而此前上缴比例为5~15%不等。根据财政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 058.43亿元,支出978.1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运用有关分配的知识,谈谈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合理性。
材料一:“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带来了诸多弊病,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导致发展错过了最佳的结构调整时期和技术创新时期。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好结构,发展好高新技术和培育好人才,保持一个常态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保留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和补充、增加新的内容的合理性。
(3)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着道德的两难抉择,请结合你的中学生活实践和体验,就如何践行《中小学生守则》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材料一: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材料二: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和企业在推进国家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