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有的态度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与我无关 |
B.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
C.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D.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 )
A.土尔扈特部东归——团结统一 |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
近年来,各地涌现了许多“最美”典型,他们虽然很平凡,但能唤醒我们对善与美的无比渴望。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大善与大美,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正义与正能量,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一种精神,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可以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④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 B.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
C.生生不息、博大精深 | D.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