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但是现在民间舆论场在多数时候失去了对官方媒介的信任,甚至和官方媒体相对抗。如果官方媒体能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那么这种社会舆论对抗性就会减少。这说明( )
①许多矛盾都是人为臆造的
②矛盾的转化、解决是有条件的
③观念的转变决定了事物发展方向的变化
④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据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而我国却只有37%。目前,我国最终消费81%的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带动GDP增长0.5%.。这说明
| 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
|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
| C.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更是生产的动力 |
| 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
| A.获得商品的价值 |
| B.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
| C.同时获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 D.获得商品的交换价值 |
在商声中一款MP3标价100元,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 B.流通手段 |
| C.支付手段 | D.贮藏手段 |
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由饲料粮价格上涨过快、养猪成本增加以及市场猪肉供求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这表明
| A.价格由质量和供求双重决定 |
| B.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 |
| C.价格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决定 |
| D.价格由成本决定,并受政府行为制约 |
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
|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
|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
|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