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它反映了在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行为或过程,不同的机构和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过程。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③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积极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民主执政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
| A.文化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 |
|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
|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 |
|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才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这说明()
|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 D.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
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包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条件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
|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
|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
|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
|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
|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