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意在(  )

A.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
B.普及宪政常识,倡导五四运动
C.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
D.批判传统文化,培养民主意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政治历史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其中对现代民事侵权法提供借鉴的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阿奎里亚法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右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加强对地方控制 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 D.祈求国泰民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