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中学生消费是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家长忧心忡忡。2014年初,某地学校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活动,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如下表所示: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
父亲工资 |
母亲工资 |
生日请同学吃饭 |
同学互送礼品 |
买个性化服饰 |
买手机 |
其他 |
1800元 |
800元 |
200元 |
100元 |
300元 |
500元 |
300元 |
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该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小鼠标拉动大内需,网购对于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带动了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一路走来,规模以上的快递企业在网购的拉动中升级——已经不再是过去一部电话、一支笔、两三个人的小作坊,“全网全程”、“全程协作”、“实时查询快件动态”已经成为现实。
某校高一(1)班学生小张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并通过支付宝支付了800元,引发了同学们热议。就如何看待中学生网购问题,同学们热议的话题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
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2)小张的网购,属于何种消费类型?货币执行何种职能?
(3)请选择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树立正确消费观”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增加到727万,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材料一:某高校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大学生人员状况 |
应届毕业生 |
8600人 |
2年内毕业生总数 |
19000人 |
|
实现就业的情况 |
事业单位或公有制企业 |
2100人 |
非公有制企业 |
4500人 |
|
没有实现就业的原因 |
没有一技之长 |
800人 |
拒绝到不热门的领域就业 |
1000人 |
注:有些大学生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机会。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小王是即将大学毕业,学的是医药管理专业。他希望自己能进个大药企,这样有面子。小王也明白就业形势严峻,投了十几份简历,参加了四次现场招聘会。可是,工资待遇好的,人家嫌他能力不够;待遇差些的,他又不愿意做。为此,小王挺苦恼的。
(2)如果让你去做小王的思想工作,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
虽然没有中国足球队的身影,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却并不缺少中国元素。
材料一:世界杯期间,中国生产的一些球迷商品,如“新呜呜祖拉”、“假发套”、“大力神杯模型”等在巴西热销。
(1)请结合材料一,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角度,能大致反映世界杯前后这些商品价格变化的函数图像是哪个?并说明原因。
材料二:面对商机,中国企业凭借竞争优势,准确定位:杭州某企业从FIFA获得世界杯吉祥物官方授权,负责设计制作世界杯吉祥物“福来哥”;美的中央空调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工艺,在12个巴西世界杯场馆中,独揽9座场馆中央空调系统工程。“中国制造”逐步摆脱产量大、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的名声,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2)请结合材料,从企业角度,为中国制造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建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其覆盖区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区域内资源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虽然“一带一路”主要立足点在于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但在客观效果上看,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打击三股势力、营造和平相处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加强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消除彼此的隔阂与误解、增强互信、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