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APEC气候研讨会在江苏举行,来自7个国家的50多名气候专家,围绕“极端气候和水文灾害管理”进行专题研讨。专家认为,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今年江苏的冬天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雾霾也会成为常态。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近年来,雾霾天气未能得到根本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政府生态保护责任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在全社会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少于3条),并指出其相应的《文化生活》的依据。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90后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1)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湖南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为了实现湖南文化强省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关注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的相互影响,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发展,我方应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变与中亚贸易比重较低的现状。加强货币流通,虽然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依然困难重重,但要相信与中亚各国合作的前景可观。
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怎样加强与中亚各国经济往来。
材料一:重庆社科院出台了一份关于重庆东北部经济发展状况的报告。数据显示,重庆东北部人均收入只占重庆平均水平的58%,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2014年8月,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振兴东北部的决定。明确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重庆东北部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促进东北部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振兴东北部对整个重庆经济的意义。
材料: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的增长,到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过去的经验表明,单纯地追求GDP还会带来环境污染,今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