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 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xùn,喷。“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2分)
作者写“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
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理由是什么?
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凌霄花
宋•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凌霄花
宋•杨绘①
直饶②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
【注】①杨绘:北宋绵竹人,官至御史中丞,曾因触犯王安石被贬亳州。②直饶:尽管,即使。 贾诗的语言特点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试分析两首诗借同一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