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网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应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分析) (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自觉提高道德素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12分)
2014年5月2日,中国企业所属“981”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越南方面即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冲撞中国政府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刊登《“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一文,表示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中方规劝越方从维护两国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大局出发,缓和紧张局势,使海上尽快恢复平静。中方表示将努力同越方沟通,争取妥善处理当前事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要求各地方国家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利用微博等方式积极联系群众,了解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