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产生与否,来判断酵母菌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进行无氧呼吸 |
B.测定生物的呼吸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
C.用18O标记葡萄糖,可判断有氧呼吸中产生的CO2中的O全来自于葡萄糖 |
D.有氧呼吸的进行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而且消耗的底物也不一定是葡萄糖 |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
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甲、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
C.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 ℃的冷库内贮藏。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B.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 |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细胞的吸水能力 |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 |
下列为ATP的结构示意图、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1中的a是构成DNA基本单位之一,A代表腺嘌呤 |
B.图1中ATP可以水解成a和两个磷酸,其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
C.图2所示反应向右时,反应式中的能量来源于图1中b和c两处 |
D.图2所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不可逆 |
下图能正确表示化合物分类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