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测得1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是8P,则1分子ATP完全水解放出的能量应该是( )
| A.8P | B.8P~16P | C.16P~24P | D.24P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降低一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一体温稳定 |
| B.摄入高糖食品一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一血糖水平回落 |
|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
| D.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
|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
|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
| B.④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 |
| C.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④组成 |
| D.①和②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 |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
|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
|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广东地区后因过度繁殖被释放到野外,破坏了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我国列为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 B.福寿螺引入初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 |
| C.福寿螺种群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 |
| D.人们可通过引入福寿螺天敌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