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绘了景物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雨
【元】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①,绛蜡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雨夜闻箫
【明】叶小鸾
纱窗徒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注】①毵毵:形容毛发细长。②绛蜡:红烛。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雨”这一意象,其含义却又显得不同。请结合其具体内涵进行说明。

两诗都突出了“闻”和“听”,并且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心境都颇为相似。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与友人别和练秀才
(唐)郑谷(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试分析尾联的“愁”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与友人别和练秀才
(唐)郑谷(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