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纯合子杂交,F2中重组性状(与亲本表现型不同)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
A.3/8 | B.5/8 |
C.3/8或者5/8 | D.1/16或者9/16 |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A.杂交、自交、测交 | B.测交、测交、杂交 |
C.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 |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4: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4% | B.25% | C.34% | D.36% |
为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小球(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球并记录。则对此模拟实验的叙述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抓取完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中,保证每种配子被抓的概率相等
B.两个小桶代表的是雌雄生殖器官
C.两个小桶内的球数目可以不相等,但是每个桶内的D和d的球数目一定要相等
D.两个小桶内的球数目必须相等,但是每个桶内的D和d的球数目可以不相等
两对基因(A和a,B和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A.3/4 | B.1/4 | C.3/16 | D.1/16 |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