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在图B的时间区间是_____;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条。
(2)图A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该生物产生配子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规律。
(3)图2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___表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___________表示b与b的分离。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为一对夫妇体细胞基因型与相关染色体组成示意图,X、Y表示性染色体。图中所示基因分别控制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原、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原发性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与其相关的两对主要基因位于图中两对常染色体上;先天性夜盲症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1)经统计,人类先天性夜盲症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若该对夫妇生育有一患先天性夜盲症孩子,则孩子的基因型是(不考虑其他性状的基因表达)。
(2)对该夫妇的一个孩子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基因为显性纯合;血清检测,发现血管紧张素表达阳性(血管紧张素原可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不表达血管紧张素孩子的几率是
(3)丙为(生殖细胞名称),其中的a、E基因发生了
(4)下列遗传图中,与先天性夜盲症遗传方式一定不同的是

2011年,拉尔夫·斯坦曼凭借发现树突认细胞(简称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能高效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下图示意DC细胞参与免疫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DC细胞能将抗原摄取入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免疫系统中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还有
(2)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细胞膜上的特定物质与T细胞膜上的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T细胞产生的可作用于己被少数抗原刺激的,促进其增殖、分化。
(3)致癌因子包括三类,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发生突变。目前,DC细胞免疫疗法已应用于癌症治疗研究: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应用技术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并使之负载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加工后的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该免疫过程属于免疫。

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具独特的生理特性,可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
I.(1)使用法(答二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纯化发光菌株。
(2)细菌这类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有重要应用,试列举其中一项。
II.现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生物毒性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细菌代谢正常时,发光强度稳定;当重金属影响到其代谢时,发光会受到抑制,抑制程度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表示。
实验材料:发光菌悬液、可能受重金属污染的待测海水水样、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
(1)实验步骤:按下表配制待测海水样品稀释液。

组别
1
2
3
4
5
3%NaCl溶(mL)

4.74
4.49
4.24
3.99
海水样品(mL)

0.25
0.50
0.75
1.00
发光菌悬液(mL)

0.01
0.01
0.01
0.01
混合液中海水浓度(%)

0.05
0.10
0.15
0.20

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1号试管中应加入:3%NaCl溶液、海水样品、发光菌悬液分别为mL。
②各试管静置15min后,
(2)计算相对抑光率:按照公式T%=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
(3)如果测得上述各组相对抑光率如下:

组别
1
2
3
4
5
相对抑光率(%)
0
6
13
17
23

①请绘制海水浓度对相对抑光率影响的曲线。
②根据结果可以判断待测海水样品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结合后,一方面促进合成,另一方面使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给其注射胰岛素仍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3)有人试图通过研磨胰腺的方法获得胰岛素,均未获得成功,原因是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与CO2耐受性有关的基因位于(选填“细胞质”或“细胞核”)。
②要验证上述推测,也可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
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N和n)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XNXN、XnXn是纯合子,XNY、XnY也可视为纯合子)。科学家为了确定致死基因,用一对果蝇做了杂交实验,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请分析:
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也可能是
②若F1代雌蝇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