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年龄结构 | B.性别比例 | C.水平结构 | D.出生率 |
(附加题)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突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附加题)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黑色短毛 |
黑色长毛 |
白色短毛 |
白色长毛 |
|
雌(F2) |
52 |
19 |
16 |
6 |
雄(F2) |
49 |
14 |
15 |
5 |
A.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 |
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5/8 |
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体 |
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的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A.细菌适应了青霉素 |
B.青霉素对细菌的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C.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而产生了定向变异 |
D.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突变 |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 |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要想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A.DNA连接酶 | 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
C.限制酶 | 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