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弘治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1火筛2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
弘治十六年,中官3廖堂镇陕西贪暴,寿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毡幄4百六十间,赢金数万,将遗权幸。寿檄有司留备赈,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1. 延绥:地名。2.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3.中官:宦官。4.毡幄:毡帐。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草(靠近) B.据胡床指饮食(通“挥”,指挥)
C.金数万(赢得) D.将权幸(送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塞忠谏之路也
B.寿已奏捷君逆寡人者
C.劝注子弟名籍今闻无罪
D.府尹寇天叙之敛贤能之用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②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结合文中材料,简要评价陈寿这个人物。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如灌园以就食()
(2)孝基使管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
富人之子“□□”的表现和“□□”的态度,使张孝基放心地把他父亲的财产还给他。(用原文词语回答)
对张孝基的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情义 B.相信人 C.知人善任 D.有恻隐之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
B.“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C.“鸡犬相闻”“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而充实的。
D.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新百喻经》)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 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公之()(2)下房不()
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主要交代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与缘由。
B.第②段意在引出下文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C.本文的写作意图是歌颂滕子京贬谪期间的政绩。
D.作者描写洞庭湖景色,表达想归隐山林的愿望。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注释】①说:shuì劝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
⑴其友李生谓之不学()
五日()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生十分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走了。
B.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跑了。
C.王生十分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跑掉了。
D.王生更加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走掉了。

王生的可贵之处在于⑴   (2分)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
B.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
C.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
D.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