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器材组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又能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 ![]() |
B.电压表![]() ![]() |
C.电流表![]() ![]() |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 |
E.小灯泡()
F.电池组(电动势,内阻
)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时,调节变阻器,多次测量,发现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电压表
的示数变小。
①请将实验电路图在答题纸上图甲的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②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
和电压表
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
,
)、(
,
),标到
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
V,内阻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坐标中画出的两条图线在P点(
,
)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Ω。
某同学改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方法,改进后的装置和实验步骤如下,如下图所示
部分实验步骤:
A.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竖直木板上,另一端用细线栓接n1=5个相同的钩码,把橡皮筋结点拉到O点。记下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
b.在接点处再栓接一根细线,两根细线分别挂上n2=4个和n3=3个相同的钩码,并让两根细线分别绕过固定的两个定滑轮B和C,调整滑轮的位置,当橡皮筋的结点被重新拉到O点时,记下此时两个细线的方向。
(1)两根细线再次把橡皮筋结点拉到O点时,如图中所示的 。
A.60°B.30°C. 37°D. 53°
(2)改变钩码个数,重新进行实验,下列哪些钩码数量的选择不能帮助我们验证实验 。
A.n1=5,n2=3,n3=3 B.n1=5,n2=3,n3=6C. n1=5,n2=3,n3=8D. n1=5,n2=3,n3=1
(3)进一步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直接在绳子结点挂上5个相同的钩码,另外两端分别挂上3个和4个钩码。若把滑轮C移动到,结点O的位置将如何变化? 。
(1)一个实验小组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采用如图a所示装置,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实验中做出小盘中砝码重力随弹簧伸长量x的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
①利用图b中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_N/m。
②利用图b中图象,可求得小盘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小盘的质量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2)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只电流计的内阻,要求按照图1给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图1图2图3
A.待测电流计(量程500A,内阻约1kΩ) | B.电阻箱R(阻值1Ω~9999Ω) |
C.滑动变阻器R1(阻值0Ω~20Ω) | D.滑动变阻器R2(阻值0Ω~1kΩ) |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②将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不变,然后调节电阻箱阻值,取不同值分别读出电流计读数I,作出1/I-R变化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可求得电流表内阻Rg= Ω;
④实验中为了安全,要注意:在开关S闭合前,应该(写出两点)
;
。
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只电流计的内阻,要求按照图1给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图1图2图3
A.待测电流计(量程500A,内阻约1kΩ) | B.电阻箱R(阻值1Ω~9999Ω) |
C.滑动变阻器R1(阻值0Ω~20Ω) | D.滑动变阻器R2(阻值0Ω~1kΩ) |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2)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3)某同学在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不变,然后调节电阻箱阻值,取不同值分别读出电流计读数I,作出1/I-R变化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可求得电流表内阻Rg= Ω;
(4)实验中为了安全,要注意:在开关S闭合前,应该(写出两点)
;
。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且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上,A、B两点高度差为h,水平距离为s,当一带有宽度为d的很窄的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让滑块每次从斜面上不同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相应的tA、tB值。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滑块经过光电门A、B时的瞬时速度vA= ,vB= ;
(2)根据上面测量的物理量,得到滑块的动摩擦因数计算表达式为μ= ;
(3)某实验小组同学实验测量得到h=0.3m,s=0.4m,d=0.5cm,根据多次测量tA、tB值,由计算机处理得到-
图线如图乙所示,可计算得到滑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滑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
(1) 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
(2) 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3) 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