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积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
、半径为
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
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
A.![]() |
B.![]() |
C.![]() |
D.![]() |
在一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0.1 m,如下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0.2 m,经过时间0.3 s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 )
A.第9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
B.该波的周期为0.3 s |
C.该波的波速为4 m/s |
D.在介质中还有一质点P,距质点1的距离为10 m,则再经2.35 s P点处于波峰. |
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和Q,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 方向,由此可知()
A.Q光束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比P光束短 |
B.P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Q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小 |
C.在单缝宽度相同的情况下,Q比P衍射现象更明显 |
D.P、Q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P光能发生全反射,Q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中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 |
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
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
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已知θ1>θ2 ,用n1、n2分别表示水对两单色光的折射率,v1、v2分别表示两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
A.n1< n2 , v1<v2 | B.n1< n2 , v1> v2 |
C.n1> n2 , v1< v2 | D.n1>n2 , v1> v2 |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沿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半径垂直ab面入射,有光线从ab面射出.以O点为圆心,将玻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光线从ab面射出.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