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处为,该洲是世界上的大洲
A.欧洲,面积最小 B.欧洲,发达国家最多
C.亚洲,人口最多 D.亚洲,平均海拔最高
(2)B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3)图中②所在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①点的地理坐标为
A.23.5°N,30°W B.23.50N,30°E
C.23.50°S,30°E D.23.50S,30°W
(5)③地的气候状况如右图,该地为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可描述为。
A.热带季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D.热带沙漠,全年高温干旱
(6)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因素影响有关。
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植被
(7)关于①②③三点,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位于大西洋板块
C.③位于南美洲板块 D.③位于热带地区
下图为 “敌我作战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上比例尺或可写成
A.1:1000B.1:10000
C.1:100000D.1:1000000
(2)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乙处相对于甲处的高度约为
A.233.4米 B.-233.4米
C.232.4米 D.-232.4米
(4)图中A、B、C三条进攻路线中,最有利于机械化装备进攻的是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三条路线都可行
(5)如果敌我双方分别派出一支部队从E、F两条路线上山占领山顶甲,胜利的一方可能是
A.我军,因为坡度较陡 B.我军,因为坡度较缓
C.敌军,因为坡度较陡 D.敌军,因为坡度较缓
(6)图中D处所在的地形区和海拔高度分别是
A.鞍部,550米 B.鞍部,450米
C.山脊,550米 D.山脊,450米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另一瓶高,最大可达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模拟的是
A.全球变暖 | B.酸雨污染 |
C.大气污染 | D.臭氧层破坏 |
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 B.①③ | C.⑦③ | D.①④ |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
世界上人口分布极不均匀,7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约占陆地面积14%的土地上,大陆上约有35%-40%的地区基本无人居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
③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气候干旱 | B.地势高峻 |
C.纬度高气温低 | D.多暴雨洪涝 |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比北京干旱,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地形的影响 | D.海拔高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