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均匀分布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之一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A.子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 D.染色体消失时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C.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有机物制造量最大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l0℃时的2倍

下列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有关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中只用了水绵一种生物材料
B.普利斯特利发现了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C.萨克斯直接把置于光下的绿叶进行一半遮光和一半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实验结果可以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D.利用了极细的光是恩格尔曼成功的原因之一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滤液挥发 B.用层析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