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则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0.5 g/mL的蔗糖溶液 | B.清水 |
C.纤维素酶 | D.10%HCl溶液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可以说明该酶不具有专一性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C.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D.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的水解,而H+能催化蔗糖、蛋白质、脂肪等的水解,这说明无机催化剂H+比酶的催化效率高 |
有些酶必须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下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
试管Ⅰ |
试管Ⅱ |
试管Ⅲ |
pH |
8 |
8 |
7 |
温度 |
80 ℃ |
40 ℃ |
40 ℃ |
酶 |
1 mL |
1 mL |
1 mL |
底物 |
1 mL |
1 mL |
1 mL |
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
B.该酶在80 ℃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
C.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
下列是有关“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加酶洗衣粉在30 ℃的水中洗涤效果没有 45 ℃的好,说明45 ℃为最适温度 |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 ℃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 |
2008年8月27日科技部公布的“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08年度专题课题中,工业酶技术将获得重点支持。下列关于酶或工业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组成工业酶的基本单位也是氨基酸 |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工业酶失活 |
C.物质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和还原都需要酶的参与 |
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