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们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的文化古迹及自然景观。据此回答下题。
 在上述说法中找出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不同之处(    )
 ①二者包含的内容有差异,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②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③研究二者有利于明确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①南省的丽江古城
 ②智利的复活节岛国家公园
 ③中国的黄山
 ④九寨沟风景旅游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预算法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实行预算公开制度等成为亮点。材料反映了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决定权
  ③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④科学的财税体制要求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从“豆选法”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不断完善,并引领着中国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制度
  ①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③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从PX项目屡屡下马,到垃圾焚烧厂被迫流产,再到火葬场放弃建设,近年来,多地反复上演“上马—抗议—停止”的剧情,有的地方政府还做出了“永不再建”的承诺。个体的理性,可能形成公共的非理性,一时的利益,可能造就长久的困局。这
  ①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但浪费资源错失发展机遇
  ②貌似尊重民意,却未必符合公众利益和长远利益
  ③要求公民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④要求政府必须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一切权益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5年3月,我国作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的决策,并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列为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柱。这一决策的经济意义是
| A.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 
|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格局 | 
| C.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区域间同步发展 | 
| D.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