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
|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
|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
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4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 A.2n:1 | B.(2n-2) :n | C.(2n-1) :1 | D.(2n-2) :2 |
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 | B.24% | C.14% | D.11% |
下列哪个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A.格里菲思实验 | B.赫尔希、蔡斯实验 |
| C.艾弗里实验 |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