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g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
B.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Z1 |
C.Z1、Z2、Z3、……过程表示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 |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0.1%—0.4% |
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⑥ |
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A.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充分利用这种实验方法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此, 孟德尔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那么“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 ( )
A.提出问题→演绎推导→建立假说→得出结论→实验检验 |
B.建立假说→演绎推导→提出问题→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
C.建立假说→提出问题→演绎推导→得出结论→实验检验 |
D.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导→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
某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N、DNA数是2C,该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A.N、N、2N和C、C、2C B.2N、2N、4N和2C、4C、4C
C.2N、2N、2N和4C、4C、4C D.4N、4N、8N和4C、4C、4C
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
B.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