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右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它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实该结论,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材料用具:同品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三个植株、脱脂棉、剪刀、镊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烧杯。
(2)方法步骤:
①取同一品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三个植株,均去掉顶芽(如上图所示),编号A、B、C。
②…
③…

下面介绍的是有关DNA研究的实验: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②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2)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T2噬菌体敏感菌株              抗T2噬菌体菌体
①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②如何将图中抗T2噬菌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
(3)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培养两个分裂周期后,取出根尖组织,染色后观察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发现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只有一条含有BrdU。预测:另一条染色单体有     条链含有BrdU,该实验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
称为,③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
字母表示)。
(3)甲图中总共有个突触。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中释放的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 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14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静止地放在动摩擦因素为的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初始位置在A处,离A处2R的B处固定放置一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最低点与地面相切;空中有一固定长为木板DE,E与轨道最高点C的正下方水平距离为,竖直距离为,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大小为F的恒力,运动一段距离R后撤去恒力F,假设物体能够达到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7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物体如能通过最高点C,则经过C点的最小速度大小为多少?
(3)物体要经过C点打到木板DE上,讨论F的取值范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