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下列有关科学家在研究生物学现象和规律时所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
| B.摩尔根和他的同事通过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艾弗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 |
|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
|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 |
| C.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奶牛时,需对供、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 D.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
|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
| C.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
|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
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批小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右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
| B.在图中e点,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 |
|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增长 |
|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
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不能表示

| A.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 B.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
| C.肾小管细胞分泌钾离子 | D.效应T细胞分泌干扰素 |
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把对它的警戒级别提升为六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
| B.接种该疫苗后若再次接触该病病原体,则机体可能会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抗体 |
| C.该病的病原体因基因重组而容易变异,所以需要不断研制新疫苗 |
| D.该病的病原体既能寄生在人的呼吸道中,也能在营养丰富的培养液中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