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和加热等方法均可加快某反应,但其本质不同 |
B.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
C.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合成过程中均存在转录 |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 |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 |
B.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
C.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至少含有360个碱基 |
D.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8种
B.一个DNA含有许多个基因,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
C.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2n-1)(A-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由细胞核中的DNA或RNA控制的遗传现象称为细胞核遗传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
B.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
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C.促进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