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 |
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 |
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
D.若将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KNO3,不用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 |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在c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能抑制纺锤体形成 |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含量下降 |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 |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D.两者均只有局部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实验人员 |
操作 |
||||
取材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
甲 |
根尖1~3mm处 |
- |
+ |
+ |
+ |
乙 |
根尖1~3mm处 |
+ |
- |
+ |
+ |
丙 |
根尖5~7mm处 |
+ |
+ |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试验中,如果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后(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