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5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标记,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则某个子代噬菌体
| A.不含35S,一定含32P,含15N | B.含35S,不含32P,可能含15N |
| 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 | D.含35S,含32P,含15N |
经诱导融合
得到的杂种细胞还需经过下列哪项措施才能得到杂种植株
| A.分离杂种细胞,直接接种便可获得 |
| B.筛选鉴定杂种细胞后,再经植物组织培养才能获得植株 |
| C.让杂种细胞自交,获得纯系植株 |
| D.杂种细胞经传代培养获得细胞系,而培育成植株 |
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 A.Aaaa | B.AaBb | C.Aabb | D.BBbb |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的组织细胞
|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 B.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
| C.取材十分方便 | D.增殖能力强 |
下列过程不需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脱毒马铃薯植株的培育 | B.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
| C.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 | D.制造“人工种子” |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结果是:
| A.产生杂种植株 | B.产生杂种细胞 |
| C.原生质体融合 | D.形成愈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