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着丝点分离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生理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l5 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3 H标记亮氨酸,分析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途径 |
C.用l8 O标记CO2,探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CO2 |
D.用3 H标记尿嘧啶,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
人类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B.Ⅱ片段上的基因能发生交叉互换 |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
D.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别 |
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
核酸是生物特有的重要大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细胞中,在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遗传现象源于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
B.实验观察细胞的DNA时加吡罗红,观察细胞的RNA时加甲基绿 |
C.“DNA指纹”的原理是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 |
D.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无核膜结构的细菌和无细胞结构的病毒都含核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