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
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存[H]中 |
下图表示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种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中的①②③④步骤 |
B.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的品种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 |
C.①和②所采用的方法分别是杂交和测交 |
D.若该植物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季开花、结果),则通过“①→④→⑤”途径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至少需要3年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隐性致病的突变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比存在于性染色体上较易被保存 |
B.有害的隐性突变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比在杂合状态下较易被保存 |
C.对人类有利的突变,在生产条件下比在自然条件下较易被保存 |
D.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比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较易被保存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片段,成功替代了草履虫的1号和3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了重组草履虫,将重组草履虫放归原生活环境中仍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该重组草履虫的认识,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该重组草履虫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该重组草履虫的进化方向与原草履虫有所不同 |
C.该重组草履虫的出现增加了草履虫的基因多样性 |
D.该重组草履虫的变异属于人工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为如图所示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如何改变( )
A.遵循 不变 B.不遵循 上升
C.遵循 下降 D.不遵循 不变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
A.基因a | B.基因b |
C.基因c | D.基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