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体氮、磷富营养化常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或“绿潮”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华”主要是蓝藻,“赤潮”主要是甲藻和硅藻,“绿潮”主要是绿藻,这些藻类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藻类细胞以          方式吸收NO3-、PO43-
(2)某沿海地区连续7年爆发大规模的浒苔(大型绿藻),某科研小组对浒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表:不同光照水平下浒苔的浮沉状况

烧杯编号
1
2
3
4
光照强度(lx)
0
70
270
470
浒苔沉浮状况
沉入烧杯底部
沉入烧杯底部
悬于水中
浮于水面

曲线:浒苔光照强度与O2吸收、释放量的关系
①验前需要对浒苔进行抽气处理,目的是          ;浒苔的沉浮状况,与细胞的         (生理活动)有关。

②表中3、4号烧杯的光照强度,与上图中的          段对应。
③实验结果表明,当日照强度弱时的明显危害是,水体中          浓度会明显降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茶农颇具智慧,能制作出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绿叶红镶边的半发酵茶——乌龙茶。为了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某兴趣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得知:①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 ②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最关键的便是做青阶段,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 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出现“绿叶红镶边”。
请结合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中,茶多酚氧化酶最可能存在于
(以上两空均填细胞结构),做青过程中边缘细胞擦伤,有利于茶多酚与茶多酚氧化酶的充分接触。
(2)在做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30~40℃范围内,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边缘部分发生轻度氧化。
(3)在炒青过程中,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持茶叶中部茶多酚不被氧化;从乌龙茶制作工艺和效果来推测70℃温度会导致
(填“全部”或“部分”)叶绿素的破坏。
(4)某兴趣小组了解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之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新鲜茶叶120片,随机分成 组,每组叶片数目相同;
②预设实验温度依次为30℃、32℃、34℃、36℃、38℃、40℃;
③将各组新鲜茶叶放入预设温度的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
④观察并统计茶叶变成红色比例。
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各个实验组之间互为 实验。该实验小组在保温1小时后观察发现,各实验组茶叶颜色均为绿色,并无差异。经讨论分析,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
b、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 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 + -”),其父亲为“ + -”,母亲为“- -”。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____________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时没有移向两极。
②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下图表示某个人体中的部分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不同的B淋巴细胞,如图中的Ⅰ、Ⅱ、Ⅲ、Ⅳ中,细胞表面的受体。(填“相同”或“不同”)
(2)a、b、c、d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3)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那么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还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呢?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
(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杀死全部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①给小白鼠注射,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②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③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
,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
,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问题。(14分)

(1)图甲中b曲线在10:00后下降的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其中时刻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4:0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2)乙图表示在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在大气CO2浓度下植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温度为,在40℃环境下,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3)由图乙信息可知,在不改变光强度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为
(4)若在12:00时刻,植物由乙图的M点状态转化为N状态时,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的速率将会(变大、不变、变小)。

如甲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甲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等过程。
(3)乙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乙图中的初级消费者为猪,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有人在猪舍播放轻音乐,可使猪心情愉快,减少疾病。音乐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这种方法的运用涉及到猪的体内稳态调节中的调节机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