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
B.“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 |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 |
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如果大肠杆菌的某一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A.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
D.没有蛋白质产物 |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当DNA复制时,⑨的断开需要解旋酶 |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 |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 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
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 |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